本赛季,全球顶级足球俱乐部的球员与教练们纷纷对密集的赛程表示不满,纷纷登上热搜。比如,西甲的巴萨、皇马;英超的一些球队,都公开对赛程安排表示抗议。
赛程密集化早已不再是新闻,而是自20世纪以来足球世界的发展趋势。为了迎合亚洲观众,英超和西甲调整了比赛时间;新型欧战更改了赛制规则,增加了比赛强度;世俱杯几乎凭空诞生;连友谊赛也要以正赛形式举行“欧国联”……
这种趋势导致年轻球员变得疲惫不堪,铁人也感叹“我已经超负荷”了。大量球队,尤其是豪门球队,出现了大面积伤病潮。以英超排名十名开外的曼联为例,他们在拥有六名中后卫一线队储备的情况下,仍因伤病导致缺人,不得不提前启用青年队球员海文,但海文不久也受伤了。
赛程密集化引发的危机已不容忽视。然而,从理性角度看,这种趋势似乎不可逆转。因为这背后是一场深层次的生意经,俱乐部、欧足联只是其中的棋子。
有人批评赛程增多是出于经济目的。这话有一定道理。组织方确实是为了挣钱,但依赖足球产业赚钱的不仅仅是他们,还有球员、俱乐部高层、普通市民,甚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大局。大家共同期待着顶级赛事越来越多,这是实打实的经济利益。
“足球不仅仅是足球。”这句话揭示了足球产业的真相。作为产值最高、最具活力的体育行业,现代足球产业与纺织、皮革、建筑、交通、饮食、信息、通信等多个产业密切相关。而不仅仅是球员、教练、裁判、经纪人等靠足球为生,体育品牌业务员、建筑工人、饭馆老板、皮革材料工厂员工、出租车司机等,他们的收入都与足球产业息息相关。
据FIFA统计,足球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直接或间接地支持了约4.5亿个工作岗位。足球带来的就业远超足球本身,因此,足球产业追求产值增大,不仅是为了足球本身,也是为了那些与足球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岗位的收入。
很多人认为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但如果我们限定在“欧洲”,那么足球无疑是当之无愧的第一运动。据德勤会计师事务所数据显示,在2003-2025年间,五大联赛的复合年增长率一直稳定增长,商业总收入增长了32.71亿欧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6.87%。
以19/20赛季的英超为例,它为英国政府贡献了76亿英镑产值、36亿英镑的税收和9.4万份工作岗位。而英国总共有数十个联赛,足球产业的总价值不可估量。
对于西班牙这样的穷国,足球显得更加重要。16/17赛季,西班牙各级别职业联赛创造了156.9亿欧元的经济效益,占全国GDP的1.37%,提供了18.46万个工作岗位。
在当代欧洲,许多人依靠足球产业工作,国家也靠足球产业获取高额税收。他们都希望足球产业能持续做大。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增加赛程、制造争议话题、提高争冠悬念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欧国联正是足球产业经济学的关键发明。尽管有人质疑将友谊赛变成正赛的“毫无意义”,但这些质疑并不经得起推敲。过去的国家友谊赛日几乎没有什么经济效益,而欧国联则利用每年短暂的国家队比赛日获取巨额财富。
据专家统计,举办一场大型足球赛事可以显著提升城市基建,这种提升效果可以持续20-50年。因此,争先举办大型正赛,不仅是为了足球世界的生意经,更是现实政治的生意经。
欧足联无法改变欧洲杯四年一届的惯例,于是推出了欧国联这样一个“每年杯”,将友谊赛变成正赛,并建立升降级制度,增加强强对话数量。欧国联取得了巨大成功,平均每场比赛的上座率都达到了70%以上。
作为足球产业最重要的一环,职业球员也因赛程密集推动的产业扩大而获得了巨额收入。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足球运动员的收入像坐火箭一样猛涨,过去足球只是使人致富,而现代足球则使人暴富。
尽管赛程密集化带来了巨额经济回报,但也带来了大面积伤病等副作用。足球陷入了这样一个危机:这个产业追求通过赛程密集化与多样化实现财富的持续增值与产业自身的再扩大,但这种方式却使产业终端的球员个体不得不以身体健康为代价——足球作为体育运动,其自身已经异化了。
然而,赛程密集已经形成了一大批既得利益群体,他们不可能放弃利益而压缩赛程——赛程密集是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
那么,足球必然会在这种危机中走向毁灭吗?其实也未必。笔者认为,足球可以通过规则变革,在确保球员工资不降低的情况下减少球员比赛时间,并用足球规则引导足球市场几乎扩大,实现最大程度的双赢。
首先,可以引入橙牌规则,以更大程度上减少战术犯规与恶意犯规,使伤病减少。其次,可以增加换人名额,将三次换五人规则改为四次换五人,甚至更激进(五次换七人),使各球队能够得到充分的轮换机会,青训球员也能得到更多出场时间。
增加换人名额与大名单可以让比赛更精彩,常规比赛的关键位置不会出现体能不足问题,充足的换人机会使边锋可以不断换上新人保持90分钟不停歇的高强度冲击。强强对话的含金量也更高。
现在的豪门球队结构往往是1-3名世界级球员+5-7名关键球员+3-5名轮换球员。而换人名额与大名单的增加使得豪门可以组建2-5名世界级球员+7-10名关键球员的超级阵容,球队净实力会更强,每个联赛都有机会组建银河战舰。
教练制度也可以改变,教练团队可以持续扩张。比如,豪门球队的主教练可以全身心负责欧战、联赛以及一个奖金最高的杯赛赛事,而其他非重要比赛可以交给自己的第一助教全权负责。
这样可以使年轻教练获得更多一线队工作经验,使教练界也能优胜劣汰,使高水平少帅更多涌现,教练的战术能力也越来越高。
足球历史上经历过三次重大规则变革,每一次都引发了整个足球行业的巨大变化。在赛程越发密集的背景下,推出第四次足球规则大变也是应时的。
总之,足球已经进入了巨额盈利期,但巨额盈利的背后则是深层次的危机。这个危机的本质是足球的异化式内部矛盾。想化解这场危机,不能只靠球员与教练呼吁,需要许多足球内外的单位共同合力。
足球不仅仅是足球。作为经济产业的足球早已超越了作为体育运动的足球本身。你可以确认现代足球已经不再纯粹,但你无法否认它带给你的激情。